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國立台東大學104年度特殊教育工作檢討會心得

羅治鈞主任及陳志軒主任
名稱: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中心104年度特教工作檢討會議
時間:104年9月30日
地點:國立台東大學
作者:資源班導師 孫翌軒
心得:今年是我來台東的第四年,過去就很清楚台東縣的特殊教育陷入到一個泥淖之中,在上次的全國各縣市的特殊教育評鑑,本縣拿到的成績是丁等,這是多麼讓人洩氣的一件事情,多次會議中從台東縣特教中心羅治鈞主任的發言都可以感受到他的無奈,在這次的檢討會同樣如此,在簡報的後方,羅主任甚至打上一個讓我很訝異的結語「拒絕盲目追求都市主流,推展在地化的特殊教育」,這代表什麼? 台東縣宣布從此不參加全國特殊教育評鑑嗎?不可能是這樣吧,我從台東縣特幼科周盈璋科長的簡報資料擷取幾個重點:


  1. 本縣因地處偏遠,地方教育行政主管特教人力及學校特教承辦人流動率均居高不下。
  2. 即使透過三年條款及限制縣外介聘或實際服滿特教班六學年才可轉普通班之規定,本縣特教教師流動率仍高,每二至三年需招考正式特教教師。
  3. 本縣特殊教育學生(1,121人)遠高於統計推估數(671人),加上偏鄉資源不足,相關網絡支持推動系統能量也相對不足。
  4. 本縣醫療資源及資訊不足,各項專業人員聘任不易,衍生專業團隊服務時數無法滿足現有學生需求。
  5. 與大學單位聯繫機制不佳,尤其相關專業業務建置頗需學者專家協助建置,如個障礙類別鑑定機制。
  6. 國中特教教師合格率待提升,本縣嚴重缺乏資優教育合格教師。
  7. 學校主管對於特殊教育行政推動不熟悉。
  8. 未訂定各階段及各障礙類別鑑定安置流程。
  9. 縣內合格心評教師人力數量不足。
  10. 普通班教師融合教育與專業知能不足。
如果要用之前流行的昏迷指數來比喻,台東縣的特殊教育目前應該是在「重度葉克膜區」,說實在,要我提出一些好的解決方法,還真的是不容易阿,要打仗要先有兵,但是台東的特教教師流動率太大,要成為一個兵團都是一個問題,更別說是要打仗了,回到一個根本的問題,要如何讓教師願意留在台東服務呢?

我想到的方法是先提高台東縣教師的「地域加級」,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讓更多的人願意留在台東服務,雖然很現實,但這也很實際不是嗎? 人願意留下來,我們再來慢慢規劃後面的事情,包含:
  1. 建立心評教師制度,包含身障類及資賦優異類。
  2. 提升學校進行補救教學的成效管控,包含建立校本位的三層及學習支援系統,也就是第一層級的差異化教學、第二層級的補救教學以及第三層級的特殊教育,讓大多數的學生可以在前二個層級得到滿足,不需要進入到昂貴的特殊教育,這對於貧窮的台東縣來說更是尤其重要,讓多數學生在普通教育系統中解決學習的問題,而非貼上特殊教育的標籤,當然,對於普通班教師的相關知能培訓就顯得更重要了,因為普通班教師才是學生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
  3. 教育資源的垂直整合,無論是國立的高中職和特殊教育學校,或者是縣立的國中、小學,都可以相互分享資源,讓資源的利用達到最大化,如同高中職的均質化方案,規劃課程讓鄰近的國中教師參加,提升國中教師的教學知能。
  4. 延攬大專校院的退休教授來台東定居、貢獻所學、造福偏鄉,當然,這首要還是要先解決縣內的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不然這些退休人士很難下定決心移居台東,一旦這些有著豐富經驗的退休教授來到台東,搭配願意留在台東打拼的特教老師,我相信台東的特殊教育才有翻轉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